“雙十一”來了。線上交易的年度狂歡,來自于線下物流運輸體系的強大支撐。
日前,市郵政管理局公布全市“雙十一”期間快遞運行預估數據,11月11日至19日,全市預計收派件將達到2500萬件,其中收件約為1300萬件,派件將達1200萬件,是2017年“雙十一”期間的2.5倍。
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盡管業務量翻了一番,今年“雙十一”可能還要遭遇連續陰雨天氣,但是隨著皖南快遞產業園建設進展加快,中通、圓通等快遞區域分撥中心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及全市“10分鐘快遞服務便民圈”的初步建成——蕪湖快遞業務處理能力進一步提升,“旺季‘爆倉’現象不會出現”;電商的銷售體驗和市民的網購之旅將變得更加美好,“江浙滬皖今發明至,家門口就能取到包裹!”
11月7日,記者采訪時并不是快遞作業時間。位于皖南快遞產業園的中通快遞已經提前進入了“雙十一”時間。全自動快遞包裹分揀系統不知疲倦地轉動著,位于上方的掃描攝像頭的閃光燈不停地閃爍?!皬那翱咳撕?,現在拼科技!”中通快遞的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這臺去年剛剛上線的交叉帶全自動快遞包裹分揀系統可以自動掃描條碼然后將包裹分揀到制定的區域隔口前,一小時就能處理3.6萬件包裹,峰值超過5萬件,包括系統操作員在內,只需要不到30人?!叭绻麚Q算成人工分揀,至少要300個熟練的分揀員才能完成同樣工作量?!彼A測說今年“雙十一”估計中通的進港件將達到50萬件/天,出港件達80萬件/天。但是,有了這樣的“黑科技”加持,再加上與規模電商前置備貨的有效合作,“‘雙十一’的快遞仍舊能保證華東四省今發明至,廣東、江西等省份今發后至,‘爆倉’幾乎不可能?!?/p>
如果說科技賦能快遞轉型升級,那么皖南快遞產業園的加快建設則讓產業生態效應不斷發酵。目前,產業園吸引順豐、圓通、中通、韻達等7家快遞總部投資建設區域快遞項目,累計投資超過60億元,17個區域分撥中心聚集于此,以中通為代表的一批全自動分揀設備上馬使用,日均處理量達72萬件?!罢麄€皖南區域九成以上快遞從這里交換分撥發出?!?/p>
與遠在城市一角的產業園相比,家門口的快遞服務站構成了大多數蕪湖人對快遞的第一印象。如今,小小的快遞服務站解決了寄遞末端“最后一公里”的行業大難題。全市“10分鐘快遞便民圈”越畫越大。
快遞業內人士表示,“‘雙十一’期間這些服務站將發揮巨大作用,以一個服務站日處理量為1000件為例,換算成快遞員配送,起碼要10人以上。這也是在末端派件量節節攀升的背景下全市快遞電動三輪車總量仍舊保持穩定的最主要原因?!庇浾吡私獾?,目前全市已建成200余家快遞服務站,基本實現市區全覆蓋,投遞量達到總件數的1/3以上,并逐步向縣區和鄉鎮不斷拓展。